秦始皇驾崩后,胡亥的继位确实更符合李斯的个人利益。这一政治博弈的过程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。起初,作为丞相的李斯对赵高提出的篡改遗诏之议是坚决反对态度的。他严厉斥责赵高指南针股票,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亡国言论,作为臣子根本不该有此非分之想。此时的李斯位极人臣,权势显赫,无论哪位公子继位,他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,因此不愿冒险参与这场危险的阴谋。
然而,老谋深算的赵高并未轻易放弃。他转变策略,以一连串尖锐的问题直击李斯的软肋:\"丞相大人,您与蒙恬相比,在才能、功绩、谋略、民心,以及与扶苏公子的交情这五个方面,孰优孰劣?\"李斯闻言,既感挫败又觉恼怒:\"这五方面我都不及蒙恬,你为何如此刻薄相问?\"赵高意味深长地回答:\"我在宫中任职二十余载,从未见过被罢免的丞相或功臣将爵位传至下一代的。他们最终都难逃杀身之祸。\"这番暗示让李斯意识到,一旦失势,不仅自己性命堪忧,连子孙的荣华富贵也将不保。赵高又补充道:\"扶苏公子刚毅勇武,若继位必重用蒙恬为相,届时您恐怕难以保全通侯之位。\"这番话彻底动摇了李斯的心理防线。
展开剩余68%见李斯有所动摇,赵高立即趁热打铁:\"我奉皇命教导胡亥公子研习律法多年,发现他仁慈宽厚,轻财重士,虽不善言辞却明辨事理,礼贤下士之德远超其他公子,实为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。\"这番美化之词虽未必属实,却让李斯恍然大悟:原来赵高早已谋划周全,只是需要自己这个丞相来背书。李斯当即以\"奉诏听命\"为由再次拒绝,展现出一个老练政客的警觉。
赵高仍不死心,继续以利害相诱:\"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。若不能把握时机,何谈富贵?\"李斯则义正言辞地回应:\"我本布衣,蒙皇恩官至丞相指南针股票,子孙皆享厚禄,自当以社稷安危为重,岂能辜负圣恩?\"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,再次表明了他的拒绝立场。
眼看软的不行,赵高转而威胁:\"如今天下权柄尽在胡亥之手,不从者必遭灭顶之灾。秋霜降而草木凋,此乃天道,丞相难道不明白吗?\"李斯内心防线终于崩溃,但仍心存顾虑:\"废长立幼,违逆天命,恐致国破家亡啊!\"赵高立即软硬兼施:\"上下同心则事可久长。若从吾计,可保世代富贵;否则祸及子孙,悔之晚矣!\"最终,李斯仰天长叹,含泪屈服:\"乱世之中,何以全生?\"遂与赵高同流合污。
这场博弈中,李斯表面上是为保全性命和家族富贵而妥协,实则暴露了其政治投机者的本质。虽然胡亥继位看似能保住他的相位,但赵高的存在注定他难以真正掌握大权。这场权力交易充分展现了秦末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,也预示了秦王朝即将走向覆灭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百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